315帶給你不一樣的蛋雞散養技術
315振野帶給你不一樣的蛋雞散養技術!!!
傳統的蛋雞散養雛雞成活率低由于育雛條件差,都是在火炕上育雛,育雛用具沒有嚴格消毒滅菌,雛雞使用后感染造成雛雞疾病多發,尤其是白痢、球蟲病高發,發病后不及時用藥治療,造成高死亡率;農戶多數在火炕上育雛,溫度忽冷忽熱,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又差,不適應這樣的溫度,而患病死亡;飲水、開食不及時,雛雞入舍后長時間不給水,尤其是長途運輸的雛雞,體內缺水造成脫水死亡。還有些農戶長途運輸的雛雞飲水中不加葡萄糖、電解多維等添加劑,雛雞應激反應強烈,生長發育遲緩,甚至造成死亡。雛雞飲完水后未及時給料。空腹時間過長,雛雞消耗體能,給食后又吃的很飽,造成消化不良。春、秋季死亡率高有的農戶對養雞必須防疫的認識不夠,存在僥幸心理,認為別家雞群有病也傳播不到自家,從不給雞接種疫苗,造成禽霍亂、雞瘟發生,秋季雞長大時開始出現死亡,春季雞開始產蛋時死亡死亡率很高。
成雞產蛋率低農戶養的雞多在戶外找食吃,晚上回家給點玉米粒,現在土地開發利用率高,外面已經沒有青草,更沒有小蟲可以吃,雞整天處于饑餓狀態,產蛋時又需要高的營養,給的飼料營養價值低,滿足不了產蛋需求,雞發揮不了生產潛力,所以產蛋率低。雞舍維修不善,雞舍不維修,舍蓋漏雨,雞被暴雨淋后死亡。門、窗有縫隙,雞受天敵侵害,夜間老鼠及黃鼠狼進入雞舍吃雞,將其咬死,幾天就把雞吃光。過早放養雛雞未經過脫溫就放到外面去,尤其是早春戶外溫度很低,沒有達到雛雞所需求的溫度,外面氣溫變化又大,雛雞受寒感冒,患病死亡。所以對散養蛋雞的雞舍選擇已是十分重要的,現在市面是的雞舍都是五花八門,什么樣的散養設備好呢?今年振野開發,退出了一款可以移動,綠色環保,低碳,節能時尚的蛋雞散養集成系統,讓蛋雞不再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。
解決對策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,育雛用具必須嚴格消毒,火炕也應消毒,雛雞入舍前應拭溫,溫度計掛在雞背高處,雞入舍前溫度達到32℃,溫度要穩定,準備好飼料、預防疾病的藥物及溫開水,雛雞日齡前應飲溫開水,水溫同育雛室溫度。雛雞入舍后休息半小時便可飲用準備好的溫開水,如長途運輸的雛雞可在飲水中加入葡萄糖、電解多維等防治應激反應的營養藥物。飲水器要分布均勻,飲完水后便可開食,飼喂要定時、定量,日齡以前的雛雞不要喂的過飽,應少給勤添。白天喂次,夜間喂次,自由飲水。
晚上喂完最后次料,等雞雛飲完水后,要把飲水器拿下來,必免淹死雛雞。保證育雛溫度,雛雞第星期溫度32~30℃,以后每星期降2℃,直到24~22℃為止,溫度要逐漸下降,并保持穩定,溫度達不到時可用電器以提高溫度,如燈泡或電熱管等,溫度適宜雛雞非常安靜,休息時分布均勻,如漫天星狀,溫度低雛雞聚堆、擠壓在一起,溫度高雛雞會找比較涼爽的地方張口喘氣。
雛雞在育雛室飼養30 日齡后方可脫溫。外界溫度達22~24℃時放養,放養時應注意其他動物傷害雞雛。放養時要補料,每天3 次,否則影響生長發育。加強產蛋期的飼養管理,日糧營養要平衡,蛋白水平不能低,一般為18%,代謝能11.7 兆焦千克,鈣3.3%~3.8%,有效磷0.4%,日糧中各種氨基酸比例要平衡并且含有豐富的復合維生素、礦物質和復合酶類。每天飼喂3 次,自由飲水,不能斷水,舍內環境要穩定舒適,光照時間恒定在16.0~16.5 小時。早晨4點開燈,晚9 點關燈,冬季舍內溫度在18℃以上,要通風良好,中午通風,時間不能過長,保證舍內溫度。做好免疫接種工作,雛雞7 日齡滴鼻或點眼新城疫,21 日齡加免1 次,2月齡時肌肉注射新城疫1系,春季2 月注射禽霍亂、雞新城疫疫苗,秋季9 月也注射這2 種疫苗,其他疫苗根據疫病流行情況定。雞舍要背風向陽,冬暖夏涼,能遮風擋雨,通風良好,舍內要設產蛋箱,供雞產蛋用,設棲架供雞晚上休息用,有沙堆供雞沙浴。晚上雞舍的門窗要關閉,防止動物入舍傷害雞,雞舍周圍如有黃鼠狼、老鼠等吃雞的動物要消滅掉,以防后患。
搞好舍內、外衛生,飲水器,每次上水時都要清洗1 次,每天消毒1 次。料槽每天清理1 次,定期消毒。舍內要定期消毒,夏季每星期2 次,有疫情的情況2 天消毒1 次。春、秋季每星期1 次,冬季每月3次,消毒后應提高舍溫。夏季還要防蚊滅蠅,雞舍每天要打掃,保持舍內整潔干凈,舍外不要堆放垃圾,種植花草樹木,美化環境,凈化空氣。